2025首都国际医学大会运动医学康复国际论坛启幕北大医疗引领运动康复新生态
2025年9月12日,由中国医院协会与北大医疗集团联合主办、平安健康险与银杏健康企业协办的“2025首都国际医学大会——运动医学康复国际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汇聚全球智慧,邀请到众多重量级国内外行业专家学者、产业领袖同平台对话,就应对全球健康老龄化社会挑战,引领体医融合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等一系列核心议题深入交流,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医院协会常务副会长毛群安,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原所长、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创始主任委员李国平, 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复旦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所长陈世益,北大医疗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平安健康险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友刚,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院长刘晓光等出席本次论坛并发言。北大医疗集团总经理刘雅娟主持开幕式。
随着“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深入推进,运动健康已从“个人选择”升级为“国家议题”。中国医院协会常务副会长毛群安在致辞中高度凝练了高质量发展运动康复的时代意义。他表示,运动医学与康复学科既是连接“医疗”与“体育”的桥梁,也是守护全民健康、提升生命质量的关键支撑,希望各方携手推动学科标准建设、促进医体保深度融合、加快智能技术落地。以北大医疗集团为引领的社会力量,积极探索民营化、标准化、智能化的产业发展路径,一系列创新实践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原所长、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创始主任委员李国平表示,随着国家和全社会对健康问题认识的深入,运动医学的内涵和外延正在不断拓展。需要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化体卫融合与体医融合的机制创新,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打破体育与医疗之间的体制壁垒,建立跨部门、跨学科、跨行业的协同平台,大力发展运动医学和运动康复,构建医院、社区、家庭三级化的运动健康服务网络,努力实现运动干预的规范化、标准化、普及化。
北大医疗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平安健康险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友刚在致辞中表示,国家政策明确体医融合、体卫融合的疾病管理模式和健康管理模式,为行业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科学化运动、整合化干预、精准化康复正在成为新趋势,健康理念已从治已病向防未病加速转变,主动健康管理市场爆发式增长。作为中国平安与北京大学携手打造的“医+健+康”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健康管理服务平台,北大医疗集团正在构建“医、教、研、产、保”五位一体的生态圈,依托北京大学百年积淀,将加强学科能力建设,组建运动医学及康复医学核心团队,并搭建检测、评估、干预的三级闭环,以及覆盖骨骼、肌肉、心肺功能等五大健康体系的“3+5”运动健康管理新模型,以模式创新助力产业提升。在保险支付方面,发挥平安在综合金融和保险科技的优势,搭建运动健康生态服务保障平台,开发覆盖运动损伤救治、康复治疗全链条的保险产品,构建符合健康宗旨、风险减量的可持续机制,为全社会降低医疗管理成本,让广大百姓省心、省时、又省钱。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原所长、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创始主任委员李国平,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复旦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所长陈世益分享了他们对于这个问题的深入思考。
李国平表示,运动不足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应对这个问题需要将以疾病为中心变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服务对象、服务提供方式、服务内容都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我们需要坚持运动医学的核心理念——功能至上、早期康复、重返运动。在核心理念的指导下,要做到创伤微创化运动、康复处方化运动、主动健康常态化。
陈世益表示,健康中国战略推进的一系列具体行动,核心就是运动促进健康。主动健康的重要抓手是运动处方,在应对老龄化、慢病管理、肿瘤防治等方面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作为论坛开幕式的主持人,北大医疗集团总经理刘雅娟的讲话中,充满对运动医学康复发展的殷切期待。刘雅娟表示,随着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战略的深入推进,运动医学康复已从专业运动员的专属保障走向全民健康的日常守护,每一个场景都承载着人们对活力生活、健康相伴的向往。
近年来,北大医疗集团深入探索“临床专家、运动康复企业和健康保险”三方融合发展路径,积极推动运动医学康复领域的标准化、专业化和市场化发展。作为重要的实践成果,北大医疗运动医学康复专家委员会在本次论坛上宣告正式成立。
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院长刘晓光上台宣读北大医疗运动医学康复专家委员会的主要领导与专家名单。
主任委员、专家组组长由华西运动医学中心李箭教授担任;名誉组长由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李国平教授,复旦大学运动医学中心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陈世益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王健全教授担任,并公布首席专家共19人。
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华西医院运动医学中心主任李箭致辞。北大医疗运动医学康复专家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运动医学康复领域“医、研、产、保”四位一体发展迈入新阶段。
当前,运动医学康复存在优质资yy易游体育源分布不均、服务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为了破解行业发展痛点,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升行业服务标准,本次论坛重磅发布两大项目。
其中,运动健康城际快车--运动医学康复服务网络由北大医疗运动医学康复专家委员会和银杏健康科技公司联合发起,平安健康险与华西医院运动医学中心提供学术与技术支持,联合全国顶尖运动医学与康复机构,构建起覆盖全国、高效协同的服务网络。发起方代表及地区服务代表现场点亮“运动医学康复TPA协同服务网络”地图,标志着运动医学康复领域的标准化、网络化发展进入全新阶段。
“乐健康”策略研究项目由平安健康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运动医学中心、北大医疗康复医院三方联合发起,旨在通过科学实证,探索碎片化运动的样本价值,从而形成全民主动健康的中国方案。三方代表现场签署学术协议,标志着这项创新研究正式启动,为“主动健康”指南提供中国证据,也为运动健康管理的产品化和标准化提供了新支点。
此次论坛特设学术分享环节,邀请到多位国内外运动医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就治疗与康养管理等前沿问题展开深入交流。
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院长刘晓光主持《汇集中外智慧,释放运动医学康复新动能》论坛。在这场兼具国际视野与专业深度的学术交流中,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助理黄洪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智慧体育创新中心主任李祥臣,国际奥运会医学与科学委员会委员、国际运动医学委员会科学委员会主任Yannis PITSILADIS,中国信通院医疗健康大数据与网络中心副主任连云波,北师香港浸会大学运动计算机主任、国体-华为运动健康科学实验室研究员石磊,澳洲数字医疗研究院院士、墨尔本大学物理治疗系教授Mark Merolli等多位专家分别从不同维度展开前沿,内容覆盖行业战略规划、技术创新应用、国际实践经验等关键领域。
银杏空间健康科技创始人李豪颛主持《激发活力资源,打造运动医学健康新场景》的讨论。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华西医院运动医学中心主任李箭,平安健康险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助理林晟,美国运动科学院院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朱为模共同探讨健康运动如何让生活更美好。
北大医疗康复医院院长、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副院长于峰主持《联动国际医疗,开拓运动医学新技术》主题交流。北大医疗康复医院副院长张文洛作《智能融合 重构边界——运动康复医学多模式体系的整合与康复》主题,系统阐述了如何通过智能技术打破传统康复边界,实现多模式体系的高效整合与协同优化。北大医疗国际护理中心主任郭俊艳分享《国际视野下专病健康护理的居家实践与创新路径》,深入解析了居家护理的创新方法与可复制路径,为提升康复护理质量提供切实方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运动医学中心博士后陈曦,中国人民总医院骨科医学部运动医学科副主任李春宝,国际PNF协会(IPNFA)讲师Sebastian Walczyk,新加坡新保集团护理部副主任Stephanie Teo等专家,进一步从技术实操层面深化主题,探讨康复评估、运动疗法及个性化护理的创新应用。
论坛在“运动健康新生态”圆桌讨论中迎来尾声。来自脊速肌骨、银杏空间健康科技、4W+运动等机构产业代表,围绕产业链整yy易游体育合、服务模式创新及用户精准触达等议题展开思想碰撞,为运动康复产业的商业化发展注入新思路。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北大医疗集团在运动医学与康复领域的创新实践迈出关键一步。作为中国平安“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的重要支撑,北大医疗集团依托专业化康复体系与“医、教、研、产、保”生态布局,持续输出优质线下医疗资源,推动医疗服务与健康保险深度融合。未来,北大医疗集团将持续完善服务链条,以专业能力赋能集团生态,为用户提供“省心、省时、又省钱”的一体化健康解决方案,切实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与全民健康需求。